长篇古代言情《天灾逃荒之我有一头小毛驴》,男女主角李梅陆丰收身边发生的故事精彩纷呈,非常值得一读,作者“爱吃火锅的苏一”所著,主要讲述的是:消息一出,村里人就呼天抢地哭闹起来,这个时代,没人愿意背井离乡放弃辛辛苦苦几辈人攒下来的家业去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路上不知有多少人会客死异乡,无法魂归故里,这是所有人都难以接受的事只是朝廷已经下令,这代表地方上已经没有救灾的能力,才让饥民去别的地方休养生息不过李梅第一次知道,原来逃荒是由朝廷下令的一直以为逃荒是人在天灾人祸下自寻生路呢不知道澜州和泸州在哪里?片刻后村里人暂时冷静了一点,村...
李梅躺了一天后伤就好了。
现在家里的粮食不多,她准备过几天蹭村里取救济粮的车去铺子里拿点粮回来,顺便买些其他要用的东西。
之前刘大田拿走的只是小部分的钱,后来也要回来了。另外林氏和李梅都有些首饰,也可以卖了换点钱。
到了那天,李梅天没亮就起来,背上家里最大的背篓,揣上银钱首饰,坐上了去镇上的牛车。
如今白天太热,必须趁着没有太阳的时候赶路,这样也能尽早回来。
路上村长询问李梅去镇上干什么,李梅半真半假说了村里有人来借粮,家里现在没粮了,准备卖了首饰去买粮。
同行的人听了脸上不免些同情,有个家里就是借了粮的,面上浮现一丝愧疚,另一个没借到粮的人则隐晦地撇撇嘴。
村长神色复杂,到底也不好多说什么,只叮嘱李梅要好好照顾林氏和石头,一家人好好过日子。
李梅自然满口答应。
到了镇上,李梅先去了当铺。
当铺如今把价格压得很低,李梅软磨硬泡了很久才让掌柜的给凑了个整,六件首饰换了一两银子,相当于卖了半价。
李梅心痛的不行,只是现在的年景就是这样。
首饰毕竟是死物,以后活下来还能再买,死了就更不需要了,不如卖了多买些保命的东西。
出了当铺李梅就去杂货铺买了十个大水囊,这东西着实不便宜,但必须得买,到时候路上才能多带些水。
接着是盐。李梅打算尽量多买些粗盐,人不吃盐虽然不会死,但是会出现大脖子病,四肢无力,神经衰弱。
没有力气还怎么逃荒。
买完盐李梅就去找自家的铺子。
刘家这个铺子村里人没人知道,铺子买来就租出去了。
年景不好,租客就退租了,之后便空置下来。
刘大树和刘福根在察觉到粮价上涨后,就拿了大半的钱从乡民手里收粮,货物也改成了用粮置换。
粮食收回来一部分留在家,剩下的都藏到了铺子里。
原身只来过铺子一次,印象已经有些模糊。
所幸镇上也不大,李梅凭着模糊的记忆七拐八扭在一个街角找到了铺子。
如今街上大半铺子都关了,街上看不到几个人。
李梅四处打量一番后用最快的速度打开门钻了进去。
铺子没有一丝亮光,李梅庆幸听了林氏的话带了火折子,作为一个现代人,她目前还没有随身带火折子的习惯。
庆幸之余,又想到火折子也该备几个,决定拿了粮食就去买。
铺子空间不大,里面有十大袋粮食,李梅看样子短时间是不愁吃了。
打开其中一袋,李梅感觉应该是麦子,村里人基本都是种的麦子。
李梅试着搬了下麻袋,很好,它离地了…可能一公分吧。
唉,她要是也有个空间就好了,能装东西就行。
李梅为自己苦逼的命运深深叹了口气,随后认命拿出小麻袋来分粮。
至于剩下的,得赶紧抽时间找娘家人来帮忙搬走,在这镇上也没人看着,万一被偷那就亏大发了。
哼哧哼哧分好粮,李梅已经被扑了一脸灰,喷嚏一个接一个。
看着一瞬间被塞满的背篓,李梅头痛得很,她很久没有干过重活了,也不知道能不能背动。
原本还想去买些火折子,看来只能下次来再买了。
深呼吸几口,李梅尝试着背上背篓。
嘿,没想到虽然感觉肩膀勒得疼,但还能走得动。
李梅猜应该是身体的肌肉记忆,她以前可是连桶装水都搬不动的。
出了铺子李梅就赶去镇口和村里人汇合。
这时候太阳已经出来了,明明时间应该还挺早,阳光照在身上却是火辣辣的,李梅浑身是汗,庆幸戴了斗笠,否则这脸怕是会晒伤。
到了镇口,没看到村里人,李梅就找了个阴凉的屋檐下躲着,顺便看看附近还有哪些店铺开着门。
看了一会发现有些不对劲,已经有好几拨成群结队的人大车小包出镇子了,看那架势就是要出远门的,而且脸色都不是很好。
李梅心里隐约有些预感,离逃荒的日子不远了。
没过多久,村里人就到了,李梅把背篓挤到板车上,人并没有上去,不是不好意思,而是挤不下了。
本以为会有人打听自己背篓里有什么东西,结果一个个垮着脸叹着气,根本没人理会她。
李梅向村长打听出了什么事,村长只告诉她回村一并说,李梅只好暂时按捺住自己的好奇,不过心里已经有了猜想。
顶着大太阳走了一个时辰回到村里,李梅感觉自己已经成了废人,全身冒着热汗,贴身的衣裤已经黏在身上了,嗓子干得冒烟,这样都还没中暑,只能感叹古代乡下人的身体素质真不是盖的。
回到家里,珍惜地喝了小半碗水,李梅才感觉稍微活过来了一点。
林氏看她这副模样也有些心疼,只是如今家里没了男人,也没有别的办法。
石头在旁边看李梅满脸是汗,噔噔噔跑到桌子旁踩了凳子拿上蒲扇,又屁颠屁颠跑回李梅跟前,卖力地给李梅扇风。
那小模样把李梅和林氏都逗乐了。
要不是身上脏,李梅都想抱起他亲上几大口,心里对这个白得的便宜儿子又多了几分喜欢。
休息了一会,李梅和林氏一起把粮食放到锅屋。
看到李梅买了那么多水囊,林氏有些不解和心疼。
“梅子,你咋买这么多水囊?
“婆母,今日我看到许多人家都在离开镇子,我猜镇上可能快没水了。如今村只靠着后山那点泉水存活,若是哪天泉水没了,咱们也势必要去逃荒,有了这些水囊,到时候就能多带些水。
林氏听后一脸惶恐,眼泪都要下来了。
家里的日子本就比以前难过许多,孙子还这么小,她都不敢想如果要去逃荒路上得多难熬。
“这…这…石头还这么小,去逃荒不是要了他的命吗?!老天爷,给人一条活路吧!
“婆母,你先不要着急,我这只是提前做好准备。村长说太阳落山后有消息要宣布,咱们听完再做打算。
李梅好说歹说才让林氏稍微平静下来,然后就准备干脆把麦子磨了。
得水从牵回来之后,李梅和林氏都尽量选那些带点水分的草给它吃,毕竟水太珍稀,没办法给它太多。
可能是被刘大田家饿怕了,得水对吃的东西完全不挑。
经过几天休养,虽说没有长胖,精神却是好了很多。
现在让它拉磨也没有撅蹄子不干,不然这粮食还真不好处理。
李梅觉得得水跟这个家是有些缘分在的。
原本当年这驴是刘大树买的,刘大田知道以后,就跑来跟刘大树哭诉,说自己最近干活瘸腿疼得厉害,如果能有头牲畜帮忙干活就好了。
刘大树听了十分愧疚,因为他刘大田的腿才会变瘸,而原本货郎也是刘大田在做,瘸了之后才换成刘大树。
于是就把驴——就是得水,让给了刘大田。
不过刘大树基本的理智还在,买驴的钱不是个小数目,不能把驴白送给刘大田,就说这驴算是借钱给刘大田买的,让刘大田签了借据。
据说当年这驴愣是不肯跟刘大田走,最后还是刘大树把驴牵到他家的。
最终它还是回到了自家手里,缘,妙不可言呐。
磨完麦子,太阳也下山了。
很快李梅就验证了自己的猜想。
村长宣布这是镇上最后一次发救济粮,并且朝廷已经发布了迁居就食令,召令受灾饥民前往澜州和泸州就食。
小说《天灾逃荒之我有一头小毛驴》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精品全集天灾逃荒之我有一头小毛驴》资讯列表:
为您推荐